內頁banner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繼續健全醫療體制改革,河南飄安集團有限公司

        2014-01-25 09:20:26

          我國全民醫保建設取得的成就還只是初步的、階段性的,千萬不可估計過高,同時應該正視醫保建設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坦率地說,就是“成就之中有缺陷”,其中既有體制機制的缺陷,也有管理方式、經辦能力方面的缺陷等,亟待研究解決、健全完善。否則,這個制度的穩健運行和可持續發展就存在隱憂,人民群眾就難以得到更可靠的基本醫療保障。


          健全全民醫保,根本的是要始終堅持“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方針,要以增強公平性、適應流動性、保證可持續性為中心環節和主要目標,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輿論。以深化改革,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為強大驅動力,更好地釋放改革的正能量,向改革要紅利、要質量。為此,當前要著力抓好以下五個重點。


          扎實推進基本醫保制度整合


          國務院已經明確將三項基本醫保的管理職能統一歸口由一個部門管理,這是遵循醫保制度客觀規律,順應醫保改革潮流的正確抉擇,必將對基本醫保制度的健全和完善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整合是一個深化改革、理順體制、健全機制、改善管理、提高質量的艱巨而復雜的過程,并非簡單的劃轉、合并。因此,要在認真總結先行統籌整合地區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明確整合的具體路徑、實施方法和步驟,深入研究解決整合時可能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和新問題,特別是在統一政策、完善制度、健全機制、信息共享、隊伍融合、財務清算和管理平穩轉換等方面,要統籌謀劃,積極應對,避免震蕩,確保制度的平穩運行,努力實現整合的“倍增效應”。


          在體制機制改革創新上下功夫


          醫保制度現存的許多弊端,從本質上講是體制病,是機制缺失或不健全造成的,必須從體制機制的改革創新入手加以解決。如何改革創新?我認為應注意把握五個方面。


          一是要認識到增加財政投入的有限性。這些年,各級財政對醫療衛生和醫保的投入力度是空前的,雖然帶有補“欠賬”的性質,但畢竟已是盡政府所能了。從整個經濟發展和醫保需求的態勢看,醫?;鹗杖刖徛鲩L與支出的提速,將是長期態勢,而財政再大量投入幾無可能,必須要轉變發展方式,向改革要紅利。


          二是實踐證明,即使財政投入增加再多,體制機制不改革創新,醫保質量、保障績效也難以提高。


          三是醫保制度的改革重點是建機制。醫保制度的缺陷是機制缺陷,特別是至關重要的籌資機制、責任分擔機制等不科學、不合理,制度運行難以穩健和可持續。如果這種狀況曠日持久,還會因福利的剛性效應形成“路徑依賴”,使基本醫保制度異化為一種“福利主義”制度,其后果非常嚴重。


          四是醫改的重點應該是體制改革,只在一些技術層面做文章是難以奏效的。公立醫院的改革,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是要處理好“公益性”與市場機制的關系以及“積極性”與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的關系。


          五是要特別注重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在國家層面要有強有力的、利益超脫的改革協調機構,使“三醫”改革同向同步,配合配套,并要處理好“頂層設計”與總結推廣基層實踐創新經驗(即“摸石頭”)有機結合,使改革更穩妥、更扎實、更有效。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這件事情既重要,又復雜。我的基本觀點和總體考量用六句話概括:高度重視,深入研究,遵循規律,選對路徑,建立機制,健全體系。


          全面推進支付制度和經辦機構改革


          預算管理是“牛鼻子”、“總閘門”。預算管理不等于總額預付,也不等于“費用包干”。一定要支持“結余留存”、“超支分擔”,這樣才能形成醫療機構“不用揚鞭自奮蹄”的內在激勵約束機制。支付制度改革要和談判機制相結合;談判機制要與價格管理體制、價格形成機制以及診療規范、臨床路徑等相配套;管理規范精確要與經辦機構的法人化、專業化、職業化改革相一致。


          嚴格監督 公正評估


          無論是“讓制度在陽光下運行”,還是“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都離不開監督。沒有嚴格有效的監督,就難免出問題。對制度運行、改革舉措、醫保政策的實施效果等一定要進行全面、準確、客觀、公正的評估和反饋,并及時進行校正。要樹立“底線思維”,不僅要評鑒其好的方面,而且要詳察其可能出現的問題和風險,這樣才會減少盲目性,增加自覺性,少走彎路,不走錯路。


        近期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