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頁banner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鄉鎮醫療器械大部分閑置,飄安集團尋求解決之道

        2014-01-25 09:22:32

        《中國經濟周刊》:目前政府對國產醫療設備企業有什么扶持政策?


          白知朋:雖然科技部對于這些我們自己有獨立知識產權的設備研發,會劃撥一些科研經費,但是據我了解的情況,這些經費的落實情況并不理想,遠沒有達到我們所預想的狀態。


          另外在經費劃撥的時候,由于缺乏行業調查與研究,撥款的人可能對行業并不十分了解,所以也會導致一些資金并沒有真正用到該用的地方。


          雖然現在吃回扣的情況已經很鮮見了,但是資金和政策的落實不到位,成為我們現在面臨的大問題。


          而且,說實話我們國家需要向發達國家學習的地方太多了,醫療裝備、醫療器械這一塊兒并不是一上來就獲得重視的。盡管我們現在已經越來越重視這一行業的發展,但是還是需要有一個提升的時間。


          隨著醫改進程的不斷深化,我國在醫療方面的投入也在急劇增加。2012年,我國醫療器械總產值突破1570億元。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看看數字背后的市場分布就會發現,磁共振、CT等高附加值大型設備幾乎被GE、西門子、飛利浦等外資壟斷。


          和你腦海中的情景一樣,醫院里所用的高端醫療器械幾乎是清一色的洋貨。


          面對這個問題,6月25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下稱“衛計委”)規劃與信息司司長侯巖明確表示,未來將嚴格執行政府采購法,確保財政資金優先采購國產醫療設備。


          其實,除了中資企業被“洋品牌”重重包圍之外,我國醫療器械行業所面臨的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在醫療服務資源匱乏的同時,設備使用效率嚴重低下。


          “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累計安排200余億元用于醫療設備購置。但是,醫療設備的引進,換來的卻是大量設備的閑置。有業內人士向《中國經濟周刊》透露:中國基層醫院的醫療器械使用率不足40%。


          三甲VS基層:冰火兩重天


          談到設備使用率的問題,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秘書長白知朋通過他的親身走訪,給《中國經濟周刊》列舉了這樣一組數據:“在我國一線城市,比如北京,一臺CT機一天要為70~80人次服務;然而在陜西、河南、山東等省的縣級醫院,一所醫院一天下來大概有7~15位病患來照CT?!?/p>


          “國家規定,縣級醫院也可以配備CT機。但是由于病患數量和病患經濟承受能力等因素影響,縣級醫院根本就來不了那么多病人,因此就會導致大量設備出現閑置?!卑字笳f。


          相對于基層醫院的門可羅雀,一線城市三甲醫院的大型醫療設備可就忙得多了。


          “我關心的就是醫療設備的開機使用率?!北本┮患胰拙C合醫院的院長對《中國經濟周刊》表示,“每天排隊看病的病人太多,預約照CT有時候要等幾個星期甚至一個月。在這種情況下,一旦設備出現問題需要維修,將會對我們醫院,甚至整個醫患關系帶來非常惡劣的影響?!?/p>


          那么開機使用率意味著什么?GE醫療集團大中華區客戶服務部總經理包格睿(Gary H. Bobb)對《中國經濟周刊》解釋說:“簡單來說,開機使用率越高,就意味著機器越能隨時隨地使用?!?/p>


          包格睿告訴《中國經濟周刊》,通常醫療設備企業提供給醫院的設備開機使用率大概在93%?!斑@個數字意味著,一臺機器在一年365天中大概有25天左右是不能使用的。我們現在已經能夠把這個數字從現在的93%提高到98%,這就意味著一年里可能只有六七天醫院不能使用這臺機器?!?/p>


          假設一臺CT機一天要為80個患者提供服務,那么對于一線城市三甲醫院來說,開機使用率提高5個百分點,就意味著一臺機器一年能多看1400多個病患。


          但是,無論設備開機使用率如何提升,一線城市大型醫院由于病患大量集中,接診壓力巨大。白知朋告訴《中國經濟周刊》,每天排隊到北京協和醫院就診的患者中,有98%都是外地人:“畢竟大伙生病了都想來大醫院得到更加放心的治療?!?/p>


        近期瀏覽: